首页 > 国内国际 > 财经热点 > 正文 

【热点】海尔兄弟合体 1+1真能大于2

2020-12-23 14:25:16 来源:责任编辑:

  2020年7月31日,海尔智家与海尔电器发布联合公告宣布,海尔智家拟以协议安排的方式私有化海尔电器,向计划股东提出私有化海尔电器的交易方案。

  一个多月后,海尔智家正式展开赴港IPO征程。经过近5个月的时间,海尔智家私有化海尔电器一事便尘埃落定。

  尽管海尔两兄弟迅速实现了合体,但未来究竟是否能够实现1+1>2的效果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摆在海尔智家面前的,还有一道道亟待突破的难关。

  兄弟合体

  12月20日晚间,海尔智家发布公告称,公司以协议安排方式私有化海尔电器事宜获得了百慕大最高法院批准,该计划将于12月21日生效。

  海尔电器私有化计划终于尘埃落定。

  根据计划,海尔智家将在12月22日前向股东派发H股股票,海尔电器股票预计于12月23日上午九时起于香港联交所退市,H股股票预计于12月23日上午九时起于香港联交所上市交易。

  实际上,翻开海尔智家与海尔电器的历史发展时间轴不难发现,两兄弟原来就是一个整体。23年间,两兄弟经历了合体-分离-再合体的过程。1993年,海尔智家(原青岛海尔)以冰箱业务在上交所上市,但由于A股股权分置改革迟迟未能展开,管理层无法通过A股获得市场化激励。于是,海尔集团于1997年底将海尔智家部分业务拆分,单独成立海尔电器赴港上市。

  其中,海尔智家以冰箱、空调、厨电等产品制造及海外家电产业为主,海尔电器则主要涉及洗衣机、热水器制造及物流业务。

  对于两公司在分离23年之后,为何在此时此刻推动两家上市公司整合的疑问,海尔智家董事长梁海山在致投资者的公开信中表示,物联网生态品牌战略阶段,我们亟需打通原来分属两家上市公司的优势资源,理顺公司架构,优化公司治理,开展业务深度整合和运营提效,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协同效应,放大竞争优势。

  早前,海尔智家也曾在公告中坦承,两家公司独立运营的模式存在一定的效率损失,制约企业长期发展。同业竞争、关联交易,以及在研发、采购、制造、渠道、服务等功能的分隔运行,都使得双方在资源配置与运营效率上不能达到最佳水平。

  对于海尔两兄弟的合并,经济学家、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首先,两大公司内耗问题会得到实质性解决,并推动公司运营效率的提升;其次,海尔智家将会构建出一个“A股+H股+D股”的全球资本市场平台,打造出多平台融资渠道。

  重塑估值需要漫长的时间

  不过,对于两兄弟的合体,市场却呈现出了不同声音。在公司内部,特别股东大会以99.99%的赞成票顺利通过私有化议案。在资本市场,投资者似乎存在更多疑虑。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在私有化计划落定之后的12月21日、12月22日,海尔智家在A股一改此前连续4天飘红的局面,连续两天收跌。其中,12月21日下跌3.83%;12月22日下跌0.68%。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尔智家下滑幅度最大的12月21日,白色家电板块与上证指数均呈现上涨态势。

  之所以投资者存在疑虑,一定程度上要归因于海尔智家的业绩、地位都受到挑战。事实上,在企业的内耗问题之外,海尔智家更多面临的还是来自外界的冲击。

  这家老牌家电企业,已经被“后浪”美的集团、格力电器远远甩在身后。从归母净利润来看,截至2020年三季度,海尔智家、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的数据分别为63亿元、136.99亿元、220.18亿元。其中,格力电器相当于2个海尔智家、美的集团相当于3.5个海尔智家。

  从市值来看,截至12月20日收盘,海尔智家的总市值为1820亿元,海尔电器市值为1032亿港元,合计达2690亿元。相比美的集团6270亿元、格力电器3692亿元的市值,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但目前来看,此次资本运作究竟是否能够帮助海尔智家摆脱业绩增长乏力的困境,重塑企业估值还是一个未知数。在郭施亮看来,合并战略应该是公司衡量已久的战略部署,但究竟能不能达到1+1>2的效果仍旧需要一定时间验证。

  郭施亮称,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目前两兄弟合体意在让市场进行重新定位,摆脱传统家电的估值体系。例如,美的也在构造出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定价模式,格力也在降低空调营收比重,都在寻找一个新的蓝海,突破市场原有的估值定价。

  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剑锋认为,海尔电器被私有化之后,大家会对它抱有很大的期望,市场估值可能会有一些调整。海尔智家与海尔电器现在的市值总和已经突破2000亿元,合并之后可能很快就会突破3000亿元。“但如果说股价实现大幅度提高,还需要足够的时间,后续需要持续发力。”

  “企业估值重塑时间可能比较漫长,短时间内可能未必看到。因为,市场对传统家电的估值认知根深蒂固,还需要一个不断挖掘过程。”郭施亮如此表示。

  “或难以改变行业第三的位置”

  当竞争逐渐白热化,私有化海尔电器后的海尔智家究竟能否重拾昔日辉煌?市场是否还存在机会让海尔智家实现弯道超车?

  对此,郭施亮表示,目前海尔智家可能还存在这样的机会,但仍需考虑时间成本因素。郭施亮建议,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可能会是未来新的增长点,也是切合物联网时代以及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但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

  但业内资深专家朱酒则认为,从根源上来看,海尔现在落后于格力和美的,关键是企业选择了国际化道路,在境外大力发展,但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没有保住,冰、洗产品被美的严重冲击,空调也无法撼动格力的地位。

  “国内家电行业快速增长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主要是头部企业在巩固自己的地位,进而形成垄断格局,想重新扩展国内市场份额是很难的。建议还是坚定国际化,争取在境外市场打开局面。”

  其次,海尔缺的不是钱,而是突破性产品。而这或许可以成为企业未来增长的一个突破口。张剑锋认为,在物联网时代,企业到底是以产品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还是以企业为中心?这三个中心的不同选择决定了未来公司的发展路径以及未来。他建议,企业要把用户抓好,把生态搭建好,把企业内部的整个公司的运营效率、运营效益抓好。

  “没有哪家企业对外宣称不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但是在执行过程当中往往是以自己(企业)为中心,就是必须按企业的规则来办。”张剑锋认为,能不能真正以用户为中心,解决用户的痛点是企业应该关注的。如果企业把用户的关爱放在第一位,用户肯定会选择你,企业才会有一个长期稳健的发展。

  “从行业角度来看,企业是有发展的机会,但是老牌企业创新改革触动的利益太多了,企业受各方限制,很难发展。”朱酒判断,海尔智家在私有化海尔电器后重新上市,并不会改变落后于格力、美的的大格局。

热点推荐

图片新闻

今日导读

时事热点更多

关于华夏在线  |  服务声明  |  隐私政策  |  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14  1258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赣B-20120025-43
华夏在线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cnzz统计 // 百度分享功能